好人模范

首页 > 好人模范

牵挂你的人是我

2017-10-12 15:19:00   鄂州文明网

  

  他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,西山老年公寓的“编外医生”,21载不辞风雨尽心尽责;他是一名朴实平凡的中年人,独居老人们“共同的好儿子”,抚心尽孝不论血缘亲疏;他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,志愿服务团队的领头人,不遗余力关爱弱势群体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他是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,名叫郭怀德。  

  郭怀德曾先后被评为鄂州市“最美医生”、“十佳志愿者”、“吴都楷模”、“第五届道德模范”;湖北省“好医生”、“荆楚楷模”,两度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。  

  老百姓离不开社区医生  

  一个简单的理由,让他扎根基层19年。  

  郭怀德1996年11月从湖北科技学院(原咸宁医学院)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,来到原来的石山卫生院工作,一干就是21年。当初的白面书生,如今人到中年,与他一起分到卫生院的同事纷纷离开,而他一直坚守着阵地。  

  在行医过程中,郭怀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乡亲们看病求医不容易,老百姓离不开社区医生。他们期盼的目光,让郭怀德更加坚定了做好一名社区医生的决心。  

 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担当全科医生的角色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因为在这里,你必须能文能武,稍有差池,没有救兵。  

  按说,在社区当医生,这样的学历应该游刃有余,但他并不满足。为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,郭怀德利用晚上时间,到城区大医院跟班学习;他订阅了大量报纸杂志,不断开拓视野、增长知识;他还经常和远在咸宁的老师以及鄂州的同行们交流,遇到疑难问题,就向自己的老师和一些在省城大医院工作的同学请教。  

  “我的诊疗水平提高了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也就提高了,百姓信得过了自然就不会大病小病都往上级医院跑。这样既能节省医疗费用,又能缓解大医院的拥挤。”郭怀德的心里始终装着乡亲们。  

  “村民们的健康档案装在他的脑子里。”哪些人容易感冒,哪些人心脑血管不好,他都清清楚楚。辖区内近六万居民的体检情况、慢性病管理、家族病史等基础信息,他都一一登门,采集成册。  

  一切为病人着想,是他的行医准则。对于前来看病的居民,他坚持使用国家基本药物,不让病人多花冤枉钱,被亲切地称为“国家基本药物医生”。在郭怀德的带动下,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使用率达98%以上。  

  同时,他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热情,让每一位患者收获健康与温暖。辖区曾有一位独居老人患堕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,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,时值春节期间,他仍主动请缨,自愿留守,并为老人进行鼻饲喂养等护理,直至其完全康复。  

  社区居民都知道他的手机号码,遇到哪里不舒服就先打电话咨询。遇到自己拿不准的病情,他会帮助联系一些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治。省内、市内哪家医院哪项技术比较先进,哪个医生医疗水平比较好,他心里有张清单,治不了的病就为居民指条路,让居民省却了很多麻烦。  

  骑车出诊是常有的事,只要居民需要,郭怀德就会骑上自行车立马赶到。19年,他骑坏了5辆自行车。5辆自行车,见证了他胸怀群众、服务群众的奉献历程。  

  有人问,在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,诱惑很多,他不舍寂寞与贫困,扎根基层十九载,靠的是什么?他说,当好社区医生不仅要有一手好的诊疗技术,还要有好的职业道德,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 

  心系老人不了情 

  让他扎根基层21年,还有一段朴素的情感。   

  “他走了,老年公寓里的‘编外医生’谁来当?”郭怀德记挂着西山街办老年公寓里的老人们。利用休息时间,他在老年公寓义务“上班”19年。他放不下那里,只因为那里有一群孤苦无依的老人。 

 

  19年前,一次意外的出诊经历,让他与西山老年公寓结缘。  

  那是1998年冬天,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西山街办老年公寓急电,称一名“五保”老人摔成骨折,急需医生前往救治。天寒地冻,老年公寓又在山上,交通不便,其他医护人员都不愿意去。当时,他还是一名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实习医生,得知后主动请缨,冒着寒风雨雪,骑自行车赶去治病。 

  被摔伤的老人姓严,平时身体健壮,是老年公寓的“猪倌”。雪天路滑,老人在挑运猪食途中,不慎摔成骨折。郭怀德赶到后,对老人的伤口进行检查,初步判断是膝盖骨骨折,并建议转入上级医院治疗。老人在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,住院八天后回到老年公寓进行康复治疗。  

  老年公寓没有专门的医护人员,从那以后,他便成了公寓里不领工资的“编外医生”,随叫随到。至今,他已经默默坚持了19个春秋。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工作,他每天清晨5点不到便骑车上山。除了定期检查伤口外,还全程陪护老人打吊针。“万一出现输液反应或者其他情况,方便紧急处理。”郭怀德说。  

  1999年春天,严爹爹的腿伤渐渐痊愈,郭怀德也和公寓的老人们熟识起来,成为老人们的“家庭医生”。在西山街办老年公寓,老人们一有什么不舒服就喊郭医生,早已把他当成了“共同的好儿子”。  

  当时,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老年公寓没有直达车。每次前往义诊,他都得步行几十分钟。为了方便及时了解老人健康状况,他主动申请住到离老年公寓较近的单位宿舍。这一住,便是20年。即便后来成家、购房,同事们纷纷搬离,他每周仍至少有4天在单位宿舍留宿。有时,他甚至一周只回家一天,孩子完全交给妻子和岳父母看管。白天要照料社区的病人,只能下班后去看看老人们。  

  76岁的张秀英老人说:“我有冠心病,要不是郭医生,早就死了!”2005年,张奶奶的冠心病发作,只能坐着用嘴呼吸,整夜不能平躺,情况危急。郭怀德要送她去市中心医院治疗,老人舍不得花钱,要郭怀德给打几针开点药吃算了。郭怀德性格一向是温和的,硬是吼叫着把她送去了市中心医院,医生说,送晚一点可能就没命了。  

  别说住在老年公寓了,郭怀德还经常贴钱给老人买药,甚至给病故老人送终。  

  2012年1月,82岁骆奶奶因坠入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,转入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。住院一周后病情好转,她回到老年公寓,需要医护人员进行鼻食喂养。  

  从腊月二十六到正月十五,他一直坚守在老年公寓,除夕都守在骆奶奶身边,给父母拜年只能通过电话。他有父母、妻子和孩子,心里还是有些愧疚。骆奶奶是常年卧床不起的病人,护理的难度非常大,连他这个专业医生都感到艰难。“那时她需要的不是子女简单的床前尽孝,她需要的是医生。”每天三次用注射器从鼻导管注射液体食物喂养;每间隔四小时翻身、拍背,每天还要消毒尿道口、更换引流袋……2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,骆奶奶病情稳定了,护理员也学会了一些护理常识,郭怀德才放心回家过元宵节。  

  之后的两年多时间,郭怀德每天下班就去帮骆奶奶消毒尿道口、更换引流袋,半个月剪一次指甲,遇到发烧就给她进行静脉输液治疗。2014年3月,骆奶奶因病去世,郭怀德陪伴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  

  2017年1月26日(腊月二十九),西山街办老年公寓76岁老人张秀英患胸前、背后大面积带状疱疹,疼痛难以忍受。郭怀德接到老年公寓电话后,立马赶到,老人房间臭气熏天,他依然尽心尽责给她治疗。老人没有钱治疗,伤心得流眼泪,他免费赠送价值300余元抗病毒、消炎等药物。在单位上班的同时,他每天坚持三次义务给她搽药。除夕至大年初六,天刚蒙蒙亮,郭怀德就骑自行车来到老年公寓,对症治疗七天后,老人的疼痛明显减轻,疱疹逐渐消失。  

  从1998年成为西山街办老年公寓“家庭医生”至今,郭怀德没有收取一笔出诊费,甚至每年还自掏腰包3000余元,为贫困老人购买药品。“老人们的健康是我心里最大的牵挂,愿陪伴在他们身边,为他们带来快乐,带走忧愁,做他们可以信赖的好医生,好儿子。”郭怀德表示。 

  众人拾柴火焰高 

  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”为了更好服务老年人,他有了一个主意。  

  近年来,郭怀德越来越感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还是团队力量大。2011年初,他开始动员身边的朋友、同事加入到老年人医疗保健行列,并依托所在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组织成立了“巾帼志愿服务队”和“红十字志愿服务队”。队员越来越多,其中巾帼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30人,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15人发展到52人。  

  郭怀德和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,为福利院老人、低保户以及空巢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免费提供健康咨询、身体检查、上门送医送药等服务。巾帼志愿服务队走出了鄂州市“优秀志愿者”、“巾帼标兵”、“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”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“鄂州楷模”等一大批先进个人,团队被市卫计委授予“巾帼文明岗”、市妇联授予“巾帼文明岗”、省总工会授予“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”。  

  作为团队中唯一的男性,每次活动从组织、实施方案到宣传等后勤工作都是他一手包办。  

  “5.12”护士节来临之际,郭怀德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走进敬老院义诊活动,讲解了褥疮的基本知识及危害,现场示范了翻身、肢体功能位摆放等要领。  

  郭怀德组织志愿服务队进社区、下村组,进建筑工地、到娱乐场所,发放健康宣传资料,每年累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2万多份,开展街头公共场所健康义诊40余次,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。  

  为了完成血吸虫阻断达标工作,郭怀德组织志愿者与血防小组的同志们一起,深入血吸虫疫区,晚上工作到深夜,抽血检测500多例,冒雨把结果及时送到辖区居民手中,并督促检查结果阳性体征者按时服药。  

  郭怀德带领志愿服务队始终牢记“性命相托,健康所系”誓言,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回报社会。2016年7月,他昼夜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,晚上在粑铺大堤参与值班值守、巡堤查险,白天带领志愿服务队在西山堤防段深入灾区村组、江河堤防哨所、群众安置点,开展义诊、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60余次,救治轻度中暑病人2例。开展灾后卫生防病知识普及、防疫消杀、心里疏导工作15余次,健康扶贫、家庭医生签约6000余人,并提供“零距离”健康服务。  

 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,在他的心目中,群众的病痛就是自己的病痛,解除群众的病痛就是自己的职责。他有炽热的百姓情怀,心系百姓、心贴百姓、心忧百姓,在对群众的尊重中,享受着基层医务工作者特有的光荣和快乐。(鄂州日报 方映忠 熊蔚) 

责任编辑:李琰